• 首页
  • 关于天狮娱乐
  • 业务范围
  • 最新动态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最新动态

    你的位置:天狮娱乐 > 最新动态 >

    经方治荨麻疹验案举隅

    发布日期:2024-09-09 14:04    点击次数:57

    荨麻疹是临床常见的皮科疾患之一,导致发病的原因较多,风、寒、热邪相间为患是其致病的根本原因,笔者应用桂枝麻黄各半汤、桂枝加附子汤、柴胡桂枝汤分别治疗风热型荨麻疹、风寒型荨麻疹、物理性荨麻疹,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。

    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风热型荨麻疹

    李某,男,66岁,2023年7月3日初诊。患者2周前因半夜外出贪凉,颜面部出现瘙痒症状,旋即出现凸起于肌肤的白色风团,药店给予依巴斯汀、葡萄糖酸钙片治疗1周,治疗效果不显,遂来诊。刻下:颜面部钱币样大小散在的凸起于肌肤的红色风团,午后面部有灼热感,瘙痒,间断性鼻塞流涕、咳嗽。舌质淡,苔薄黄,脉浮数。

    辨证:太阳风寒束表化热证。

    方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味:桂枝9g,白芍6g,炙草6g,生姜9g,麻黄6g,杏仁6g,大枣3枚,浮萍12g,地肤子18g。3剂,加水300ml,先将麻黄投入砂锅内,水沸后慢火煮一、二沸,去上沫,再入其他八味,用文火煎煮10分钟,滤出约100ml,第二次加水200ml,武火煮沸后,用文火煎煮10分钟,滤出约100ml左右,两次兑匀,饭后分两次热服。服药后,避风休息2小时,禁食生冷、油腻及不洁食物。

    7月9日二诊:患者服完第3剂药后,风团消失,瘙痒症状仅发生在晚上。舌质淡,苔薄白,脉浮细。考虑患者营卫不和,予桂枝汤加当归、蒺藜、何首乌。3剂,煎服法同上。随访告愈。

    按 桂枝麻黄各半汤为太阳病日久、表郁轻证的主方,《伤寒论》23条:“太阳病,得之八九日,如疟状,发热恶寒,热多寒少,其人不呕,清便欲自可,一日二三度发。脉微缓者,为欲愈也;脉微而恶寒者,此阴阳俱虚,不可更发汗、更下、更吐也;面色反有热色者,未欲解也,以其不能得小汗出,身必痒,宜桂枝麻黄各半汤。”既有麻黄汤证,又有桂枝汤证。太阳病日久不愈,而见发热恶寒,热多寒少,一日二、三度发,类似疟疾之证,“其人不呕,清便欲自可”说明里气尚和,邪气既未入少阳,亦未涉及阳明。故知太阳病虽然日久不愈,而病邪尚未传变,仍在太阳之表。若见“面色反有热色者,未欲解也”,即患者呈发热面赤之貌,是由于太阳表邪不解、阳气怫郁不升而致。邪郁不解,阳气郁遏不得宣泄,又未能得到及时发汗,身汗不出,邪无出路,以致身痒。本证无汗,因邪“郁”而不解,故非桂枝汤所能解。身痒,但不痛,又因病迁延日久,邪气已衰,故非麻黄汤峻剂所宜,只有二方合用,药性缓和,解表发汗不伤正,调和营卫而不留邪。本方为桂枝汤与麻黄汤按1∶1用量合方,方名为桂枝麻黄各半汤,实为桂枝、麻黄二方剂量的三分之一,为发汗轻剂。取麻黄汤发汗解表,疏达皮毛,以治表实无汗;取桂枝汤,调和营卫。两方合用,乃有刚柔相济、从容不迫、异道取功之妙,既有小汗解邪之效,又无过汗伤正之端。

    患者属太阳经风寒束表后化热证,故投桂枝麻黄各半汤,先后加浮萍祛风止痒、发汗解表。尤在泾云:“病在太阳,至八九日之久,而不传它经,其表邪本微可知。不呕、清便欲自可,则里未受邪可知。病如疟疾,非真是疟,亦非传少阳也。乃正气内胜,数与邪争故也。至热多寒少,一日二、三度发,则邪气不胜而将退舍矣。更审其脉而参验之:若得缓脉,则欲愈之象也若脉微而恶寒者,此阴阳俱虚,当与温养,如新加汤之类,而发汗吐下均在所禁矣。若面色反有热色者,邪气欲从表出,而不得小汗,则邪无从出,如面色缘缘正赤、阳气拂郁在表也。身痒者,邪盛而攻走经筋则痛、邪微而游行皮肤则痒也。夫既不得汗出,则非桂枝所能解;而邪气又微,又非麻黄所可发,故合两方为一方,变大制为小制,桂枝所以为汗液之地,麻黄所以为发汗之用,且不使药过病,以伤其正也。”(《伤寒贯珠集·太阳篇上》)《本草纲目》言:“浮萍其性轻浮,入肺经,达皮肤,所以能发扬邪汗也。”《本草求真》言:“古人谓其发汗胜于麻黄,下水捷于通草一语,括尽浮萍治功。故凡风湿内淫,瘫痪不举,在外而见肌肤搔痒,一身暴热,在内而见水肿不消,小便不利,用此疏肌通窍,俾风从外散,湿从下行。”地肤子去皮肤中积热,除皮肤外湿痒。二诊时加当归养血息风,蒺藜疏肝祛风,何首乌补肝肾、益精血。

    桂枝加附子汤治疗风寒型荨麻疹

    成某,女,43岁,2022年12月28日就诊。患者于1天前早上上班途中受风寒刺激,颜面及颈项部出现白色刺痒风团,自行诊断为荨麻疹,并口服西替利嗪治疗2日,风团散大至整个颜面,颈项部红肿伴刺痒,遂来诊。刻下:阳虚体质,颜面、颈项有红色风团,面部、眼睑、颈部红肿,刺痒症状明显,恶风、恶寒,全身紧束感。舌淡,苔薄白,脉浮紧。

    诊断:风寒型荨麻疹。

    治则:温阳固表止痒。

    方用桂枝加附子汤加味:桂枝9g,白芍9g,甘草6g,鲜姜9g,大枣3枚,附子6g,防风9g,白鲜皮12g。5剂,以上七味,第一遍加水400ml,用文火煎煮10分钟,滤出约100ml,继续煎煮第二遍,加水200ml,用武火煮沸后,用文火煎煮15分钟,滤出约150ml左右,两次兑匀,分2次服用。服药后,避风覆被取汗休息2小时,禁食生冷、油腻及不洁食物。

    2023年1月3日二诊:患者服药后精神状态佳,颜面、颈项部风团消退,刺痒及恶寒症状消失,现时有恶风、自汗症状。舌淡红,苔薄白,脉浮缓。予桂枝汤加防风7剂善后。半月后随访未见复发。

    按 风寒型荨麻疹在冬季为高发皮科疾患,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,针刺感,皮肤表面突起大片发红或苍白的风团,与其他类型的荨麻疹在外观上十分相似,有时也会出现没有瘙痒感的小红点。但与其他类型荨麻疹不同的是,风团一般出现在明显受寒或接触寒冷物体表面时,以头面部、手部或接触的部位为主,辨证的关键是“刺”的症状,此种刺痒症状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寒风刺骨般难受,病因以风寒为主,表现出风邪的特点,风邪上袭,易乘阳位,如颜面、颈项有红色风团,面部、眼睑、颈部红肿,刺痒,恶风、恶寒,全身紧束感。舌淡,苔薄白,脉浮紧。结合阳虚体质,故用桂枝加附子汤加鹿茸,与附子相须为用,补火助阳散寒,功效倍增,防风与白鲜皮相须为用,止痒祛风,效果满意。

    柴胡桂枝汤治疗物理性荨麻疹

    何某,男,28岁,2023年7月12日就诊。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在腰带紧束部位出现红白色风团,瘙痒剧烈,前医投麻黄汤、桂枝汤治疗,收效不明显。刻下:腰部有红白相间的风团,瘙痒剧烈,口微苦,双下肢困疼。舌质淡,苔薄白。

    方用柴胡桂枝汤加减:柴胡18g,桂枝9g,黄芩9g,党参9g,炙甘草6g,半夏9g,白芍9g,大枣3枚,生姜9g,防风9g,地肤子18g。7剂,上十一味,以水400ml,煮取100ml,滤出,二煎加水150ml,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煎煮10分钟,滤出约100ml,两次兑匀,每日2次分服,服热粥,取微汗。

    7月20日二诊:患者服药后瘙痒症状仍存,划痕条文变细,划后出现时间延长,消退亦加快,治疗有效,继续守原方增损治疗半月告愈。

    按 柴胡桂枝汤是皮科临床常用方剂之一,主治太阳证与少阳证并见的病症,太阳病与少阳病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,太阳表气外郁,则少阳枢机不利;反过来,少阳枢机郁滞,则太阳表邪亦难解散,故《长沙方歌括》中曰:“阳中太少相因病。”即太少二证相互影响,相因为病。小柴胡汤治少阳证,和解少阳,运转枢机;桂枝汤治太阳病,调和营卫,疏散风邪。然二方之中,又以小柴胡汤的作用为主,小柴胡汤又以其主药柴胡的作用为主,既可以疏泄少阳,运转枢机,去少阳之邪,同时其辛散之性,又可以助桂枝汤去太阳之邪。

    前医投麻黄汤、桂枝汤治疗,收效不明显。《伤寒论》云:“伤寒六七日,发热微恶寒,肢节烦疼,微呕,心下支结,外证未去者,柴胡桂枝汤主之”。患者临床表现出腰部有红白相间风团、划之速发白色划痕、瘙痒剧烈、口微苦、双下肢困疼等太阳、少阳同病的症状。故用柴胡桂枝汤调和营卫,加防风祛风解表,地肤子祛风止痒。笔者临床治疗皮肤疾患的过程中,凡是具备太阳、少阳同病的主证,多以柴胡桂枝汤加入祛风、止痒之品,变通使用,临床效果较为满意。(张存龙  甘肃省通渭县中医院)

    (注: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。)

    来源:中国中医药报

 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    上一篇:手指中指螺纹面点刺放血治疗皮肤病

    下一篇:没有了